tags
type
status
summary
date
category
slug
password
Text
icon
该文章来自知乎,已被授权转载。如果博客浏览体验不好,可直接点击文章开头跳转知乎。
第一章 认知之路:分析输出倒逼输入
在分析"输出倒逼输入"该句话,你得理解2个前置知识的定义:
(1)输入:人 吸收知识/信息的行为,如看一本书,一个电影,听一个高人指点等。
(2)输出:人为实现特定的产物,如1个产品、1个书籍作品、1个视频、甚至1篇日记都在内。
好,假设你此刻已明白输入与输出,再往下延伸,了解输出与输入3个相反的特征即:
输出的特征:带有明确目的性、是对部分知识的总结与分类、最终可视化能看得见的、
输入的特征:带有不确定性、总是庞大的信息、过程难以表现的。
那么输出倒逼输入应解读为,带着目的去学习,带着问题去学习;先预设1个目标然后再对该领域展开摸索提升技艺。例如英语当中的场景对话,设置1个假定的场景然后使用英语交流,以此提升对英语应用水平同时发现不熟的单词和语法短语等,从而针对性训练。
而在企业与职场当中,俗话说新人跟项目跑才成长得快。意思是说,在做项目的过程当中,你与公司部门里同事相互协作,才能明白什么东西是常用的,什么东西是一次性的,什么东西从来都用不上的。锻炼的是你做项目的经验与方法;你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学,没有做一个百科全书,因为不一定用得上。只需要学用得上的东西。
关于此事,还有另外一点,我学编程语言的教材,叫做《Java程序设计任务驱动式教程》,重点是后面几个字,任务驱动式;表达的概念实则与输出倒逼输入是邻近的。
总结,所谓的输出倒闭输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,带着问题去学习、任务驱动式学习、类似于英语的场景应用等概念。
第二章 认知之路:认知是什么
认知的定义是 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的活动。
也就是说,认知有两种形式:
一、不断的重新认识自我;
二、不断的重新认识世界。
为什么说是不断?因为你不可能一开始就站在最正确的角度与位置,对你最正确的东西应该是处于持续变化的。若非如此,假设你已经站在人类的认知最正确位置,那么你应该不需要认知了。这是一个悖论。
我们的认知升级就是需要不断鼓起勇气否认往前的自我,不断的承认自我过去的错误,不断的发现自身缺陷并弥补。
因为,人类身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且生物学结构就是有缺陷的,决定了我们在体力、体格方面必然存在自然上限,除了认知与智力相关的属性是例外。每当你认识到作为凡人之躯不足之处,也正是你进步的时刻。
此外,根据经济学原理指出,人们总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;资源有限,也就是用一点就少一点,这也就侧面证明情况会随时发生变化。今天适用的东西,到了明天就会被否定。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重新认识世界。
在认知升级这一条路,勇气远比智慧更重要,因为这对你来说意味着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,然后去改正它,而且是持续的一个过程。
认知升级如同孩子成长为大人的必经之路会带来许多教训,而我们却需要教训帮助自我成长。这就是认知。
你过往认识的世界会不断坍塌,而在其坍塌的废墟之上将会建筑更伟大的事物。
第三章 认知之路:井里投毒谬误
井里投毒谬误的意思,在一个人还没有机会解释自我逻辑之前便被指责为说谎的骗子,以此来暗示听者不要相信这个人所说的话。 这是一种集中精力攻击一个人诚信品格的逻辑谬误。
通俗的理解就是,给人 扣帽子 ,一种相当卑劣的话术/操纵他人的手段。
例如:
(1)你干嘛提这个问题?是不是居心不良?一看这发言就就觉得你肯定有问题!
不正面回答问题,而是转到对对方的人身攻击之类的角度,从而从根本上动摇对手论述的根基。
(2)你写这篇文章是什么目的?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?你又想鼓动什么?
全是反问,以反问胁迫他人改变立场自证清白,经过这一轮,被反问的对象基本上也做不了什么事了,精力全都消耗在自证清白上。
总结一下,井里投毒谬误是一种卑劣而错误的逻辑行为,除了恶心人,没有任何实际作用;如果你此前有过该行为,最好立刻终止。
如果有人以井里投毒谬误的逻辑对你发难,该如何应对?很简单,首先不要回答他的问题,不要将精力用在自证清白,然后同样以井里投毒的逻辑对他发问,最后不要跟这种人过多纠缠/接触。因为这好比你开着一辆车走在路上,而路上有坑 你不该想着驶入坑当中如何出坑,而是应该把车(也就是你)避开这个坑。
这就是井里投毒谬误。
- 作者:阿玟不是神经病
- 链接:https://wwysnh.tk/article/3d7ecf15-299f-434d-a282-c1422b7d6caa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